requestId:68838bff580178.38520781.
青海省互助縣臺子鄉哇麻村第一書記馬鎖安到貧困戶保吉庫家中走訪調查
精準施策解民憂 結對幫扶暖人心
精準扶貧,意在把脈貧困戶的具包養體情況,開出治貧良方。馬鎖安帶領隊員挨門逐戶摸“家底”、找“貧根”,幫包養網車馬費助制定脫貧計劃,將發展產業、技能培訓、教育補助、低保兜底等“八個一批”脫貧措施精準落實到戶到人。哇麻村62戶貧困戶中,有24戶因病致貧。為減輕貧困群眾住院看病造成的家庭經濟負擔,他積極長期包養推進健康扶貧,依靠省委組織部支持,邀請北京市援青醫療專家和省醫療機構的醫生到村多次開展義診,有些患有風濕關節、腰膝勞損的村民達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充分發揮派出單位的靠山作用。包養管道工作中,馬鎖安充分發揮第一書記上聯單位、下聯群眾的優勢,及時向包養金額省委組織部匯報哇麻包養網推薦村精準扶貧工作進展,積極為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建言獻策,推進幫扶從以往給錢給物向幫助貧困戶尋找致富門路、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轉變。部務會成員多次到哇麻村調研,走訪慰問貧困戶、老黨員和卸任村干部,為精準扶貧把脈導航。部機關4個黨支部協同工作隊協調幫扶項目,捐助村公益事業發展資金,向貧困群眾送去生產生活物資,組織部機關婦女到村開展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微心愿”圓夢活動。64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子、認親戚,在發展產業、外出務包養網工、子女上學、住院包養管道看病等方面包養app為結包養網VIP對戶施以援助之手,貧困群眾銘心感懷。
發展產業強造血 鄉村旅游添后勁
脫貧更需造血。馬鎖安與隊員、村干部一起深入分析哇麻村土地和草場包養網資源、貧困群眾從事種養業積累的經驗以及市包養場前景,依據村情民意,幫助貧困群眾選擇發展有比較優勢、能脫貧致富的特色種養產業。在選擇產業項目過程中,包養網他不主觀臆斷、不盲目跟風,尊重群眾意愿,傾聽專家意見。他親自制定《哇麻村精準扶貧產業扶持項長期包養目實施辦法》,報經縣鄉政府同意,將以往由鄉政府統一購畜變為貧困群眾自主采購,采取與貧困戶簽訂項目實施承諾書和購畜協議,督促落實包養貧包養女人困戶實施項目的主體責包養行情任,加快了項目實施進度,減少了招標等環節,確保產業扶持包養資金足額用于貧困戶發展產業,極大地調動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在產業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他嚴格落實工作隊、村干部和貧困群眾各自的責任。從包養感情計劃安排、項目實施、督促包養網進度到申請分批包養行情撥付資金到戶、村級自查驗收項目等各個環節,他都認真負責、加強監管,避免項目實施中弄虛作假。
近兩年,馬鎖安帶領隊員為哇麻村爭取并實施8個特色種養產業項目,落實資金454.1萬元。扶持47戶貧困戶養殖肉牛133頭、8戶養殖土豬140頭、5戶養殖肉雞550只;建成了占地2畝的哇麻村標準化規模蔥花土雞養殖場,年飼養出售蔥花土雞8000只。同時帶動52包養app戶貧困戶養殖蔥花土雞2500只。在發展特包養色種植方面,包養網2包養網016年爭取實施林下經濟當歸種植項目,扶持80戶種植當歸164畝,其中41戶貧困包養網車馬費戶種植當歸73畝;23戶貧困戶種植長白蔥23.17畝;118戶種植小蠶豆162畝。成立了哇麻村第一個合作社,即互包養價格助縣壽廣種養包養殖農民專業合包養妹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由村支部書記、本村致富能人帶頭,帶動6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2016年哇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僅通過發展特色種養業,人均增收1500元,貧困戶自我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依據哇麻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區位和資源優勢,他積極爭取財政支持、招商引資包養網比較等方式,落實資金780萬元,實施旅游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發展農家樂,銷售農畜產品,推動鄉村旅游與特色種包養網心得植養殖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建立包養金額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
1 2 3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